最近我刷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账号,内容不复杂,但粉丝已经涨到30万了,点赞量更是超过了270万,每条视频轻轻松松就能破万赞。我仔细研究了一下,发现这个账号其实就一个人在运营,但内容做得特别打动人。
它的视频主要讲一些民间传说、老一辈传下来的小故事,再配上一点人生感悟和温暖的话语,画面是那种古风AI插画,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“治愈”。听它讲故事,就像有个朋友在你耳边轻轻说话,特别放松,特别安心。
我觉得这类内容能火,是因为它抓住了“情绪共鸣+视觉治愈”这两个点。不用真人出镜,也不用搞得太夸张,就能慢慢积累起忠实粉丝。我自己也尝试了一段时间,下面就把我是怎么一步步做这个项目的流程分享给大家。
以前我总想着花钱买教程,后来发现网上其实有很多免费又实用的资源。比如我常看的忙狐网,每天都会更新几个接地气的项目,我就是跟着里面的内容一点点摸索出来的。
第一步:写文案——故事一定要能打动人
做这种短视频,文案是灵魂。故事如果不够吸引人,画面再美也留不住观众。
我平时会用到 Deepseek 来帮我构思内容。输入一段提示词,比如:
“我是一名短视频创作者,擅长讲述中国民间故事和传统哲理,请帮我写3个时长约10分钟的文案,开头要吸引人,内容要有情节,也要有人生感悟。”
Deepseek 会生成几个不同版本的文案,我可以选一个最喜欢的,甚至还能让它帮我生成分镜头的提示词。
我个人比较喜欢“朴实+哲理”的风格,不要太飘,越接地气,越容易让人有共鸣。
第二步:生成画面——古风插画很受欢迎
文案确定之后,就可以开始做配图了。
我一般用豆包来生成插画,操作不难。把文案里生成的镜头描述和人物提示词贴进去,前面记得加上一句:
“风格统一为中国古风卡通插画,人物形象需保持一致。”
画面比例我通常选 9:16,适合手机竖屏看。
生成之后,我会仔细检查一下,如果发现某个角色动作不自然或者表情奇怪,就重新生成一次。画面质量不能将就,粗糙的画面真的会掉粉。
第三步:制作视频——让画面“动”起来
图片准备好了,接下来就用“即梦”把这些静态图做成动态视频。
写提示词的时候,我会尽量把镜头、动作、场景和情绪都描述清楚,比如:
“镜头缓慢推进,大雪纷飞,老人手捧烧饼蹒跚前行,风呼呼地吹。”
系统会根据这些提示自动生成画面,我有时候也会手动加一些特效,让视频更有层次感。
关键是要让画面有动态感、有氛围,否则做出来就像在看PPT。
第四步:配音——把情绪传递出来
配音这部分,我一般会从网上找一些配音小程序,选一个听起来舒服的音色。
中年男声或者温柔女声都挺适合讲这类故事的,带点情感,更容易打动人。
第五步:剪辑——节奏和细节很重要
剪辑我用的是“剪映”,把音频和画面一一对应起来。
我习惯一句对白配一张图,画面尽量干净不杂乱。同时根据情节加入一些环境音,比如风声、雪声、脚步声,这样观众更容易代入。
剪辑完成之后,我还会压缩优化一下,这样上传之后画面不会糊,清晰的画质也更容易被平台推荐。
说实话,这个项目之所以能成,我觉得是因为它同时提供了“情绪价值”和“视觉治愈”。
尤其在晚上或凌晨,很多人情绪波动比较大,刷到这种温暖治愈的故事,很容易产生共鸣,点赞、评论、关注也就自然来了。
而且这种内容不依赖热点,没有IP风险,可以长期稳定地更新,也容易积累忠实粉丝。
如果你也想试试,我建议从“民间传说+哲理故事”入手,做成系列内容,每天发一条,坚持两周左右,基本就能看到效果。
以上就是我做这个项目的一些真实体会,希望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!
暂无评论内容